【健康报】重建盆骨环,救治骨肿瘤多次复发患者

2023-07-2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联合器官移植科为一名左侧骨盆软骨肉瘤术后反复发作,并广泛侵犯骶骨及腰椎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超半骨盆离断术,创新性地利用器官移植科“无缺血”技术,完成离断左下肢残肢体外灌注+无缺血式骨软组织再植,重建了患者骨盆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男子患软骨肉瘤
      两次手术又复发

      陈先生今年37岁,正值壮年的他被左髋部软骨肉瘤带来的疼痛折磨了整整5年。自5年前被确诊为左髋部软骨肉瘤以来,陈先生已经接受了两次肿瘤切除手术,但是肿瘤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迅速复发并且出现了肺部和颈椎的转移。患者辗转多地求医,但结果却是“肿瘤太大、侵犯太广、无手术机会”。

      不甘心的陈先生接受了放射性粒子植入、髂内动脉超选择性栓塞和化疗等治疗,但肿瘤仍然缓慢进展。每天严重的左骨盆和左下肢疼痛使陈先生痛不欲生。更糟糕的是,由于肿瘤侵犯腰椎椎管,神经压迫使得患者原本健康的右腿也出现了疼痛和活动障碍。最后,陈先生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学科带头人沈靖南的门诊寻求帮助。

 

      “无缺血”技术加持
      保持离体残肢活性

      3次复发及手术治疗,已造成患者左侧骨盆、腰椎、骶骨广泛骨缺损,影响骨盆稳定性。并且,肿瘤广泛侵犯左侧骨盆、髋关节周围软组织、骶骨和腰3至腰5椎体左侧,切除肿瘤易造成左侧腰、盆、髋、臀广泛软组织缺损,创面覆盖和修复重建困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骨肿瘤科联合器官移植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核医学科、手术室、输血科等科室,为患者制订了详细的手术计划,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

      为了解决超半骨盆截肢术后骨盆不稳定和创面难以覆盖的问题,沈靖南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残肢健康的骨-肌-皮复合组织瓣再植,修复手术创面骨与软组织广泛缺损的手术计划。想法是好的,但由于切除肿瘤手术复杂、耗时长,再利用的残肢骨-肌-皮复合组织瓣很难耐受如此长时间的离体缺血状态。

      为使残肢在离体状态较长时间内保持血流灌注和代谢活性,骨肿瘤团队与器官移植科何晓顺团队多次讨论和设计后,决定将器官移植“无缺血”技术应用在保存肢体上。这是继肝移植、肾移植、心脏移植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无缺血”技术在保存肢体中的首次应用。

 

      残肢股骨回植
      重建骨盆环完整性

      最终,这台高难度超半骨盆截肢手术耗时11小时,医生完整切除了患者左侧半骨盆、左侧半骶骨和腰3、4、5椎体左侧及附件。残肢离断后,在体外灌注机上接受灌注,持续至肿瘤切除完毕,共计4.5小时。

      随后,按照术前计划,利用残肢股骨回植,重建骨盆环完整性并完成创面软组织覆盖。术后经过骨肿瘤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沈靖南介绍,软骨肉瘤虽然是中低度恶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如不彻底极易复发,并且多次复发后肿瘤恶性程度逐渐升高,极易出现远处转移。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对软骨肉瘤的治疗效果均有限,因此首选手术彻底切除,初次手术极其重要。对于多次复发、广泛侵犯的局部晚期软骨肉瘤患者,仍可以采取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以控制疾病进展。当主要的血管神经束被肿瘤完全包裹后无法再保留肢体,常采用截肢术,其中超半骨盆离断术对患者创伤最大,手术后常出现局部软组织覆盖困难、骨盆不稳定、患者坐姿严重异常等情况。

      沈靖南表示,“无缺血”技术的出现,使得对过去废弃的截除肢体健康部分再利用成为可能。在该技术的助力下,超半骨盆离断术可以更广泛地切除肿瘤,同时还能使患者在术后拥有稳定的骨盆环和更加理想的坐姿,从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和术后的生存质量。

 

报道日期:2023-07-26

报道链接:http://jkbshare.183read.cc/article/4984695/5.html